2018-12-06

朋友紀念日

以前小時候
總以記得所有的朋友生日為榮
一付好像記憶力很好的假象

現在
感謝方便的電腦及網路
所有朋友的手機號碼、住家地址、電子信箱
通通歸類存檔

與此同時
得開始多記一項
朋友小孩的生日..這個是鐵定記不得的了..

感謝方便的電腦及網路
還有"聯絡人"裡很多欄位可以記..

2018-10-20

【電影】中年大叔內心糾結小劇場 ‧ 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



片名:Brad's Status
中文:人生剩利組
演員:班 · 史提勒(Ben Stiller,博物館驚魂夜)
導演:麥克 · 懷特(Mike White,歌喉讚3)
類型:喜劇、戲劇、音樂
片長:101分鐘
發行公司:Amazon Studio
上映日期:2017年9月15日(美)、2017年10月20日(台)




自從2013年的「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後,就開始喜歡看班 ‧ 史提勒的劇情片。之前也看了「青春倒退嚕(While We're Young)」,發現大概是他的年紀到了,拍這些人生自省的片子都很有深度。所以當不曉得在哪部DVD正片前看到「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時(對..我現在還是喜歡看DVD而不是NETFLIX串流,而且絕對不會快轉預告片),就馬上把電影加入我的觀賞清單中。

不過光看預告就決定要看電影,大多時候都是「裸看」,並不知道電影到底是在演什麼,所以慢慢跟著演員走進電影情節中,對電影是否能引人入勝更有感。「人生剩利組」正是一部適合/不適合裸看的電影。

「人生剩利組」中,班 ‧ 史提勒飾演一個和家人住在加州沙加緬度、經營非營利機構的中年大叔Brad Sloan,在唯一一名職員辭職告白說:「寧可投身從商,賺錢後再拿錢做慈善,也不要在非營利機構,到處苦求有錢人掏錢」後,開始陷入嚴重的中年危機中。電影主軸在大叔陪兒子到Boston看學校兼面試的數日下,歷經懷疑自己、歸咎老婆、嫉妒兒子等階段,開始認為自己是同窗好友都瞧不起的中年魯蛇。在一連串的事件下,終於(?)找到自己的故事。

電影重點都在班.史提勒身上,絕大部分都是中年大叔內心小劇場不停地上演、不停地碎唸,而且什麼都可以碎唸。真實的程度讓我不停地翻白眼,很想大叫「你的小劇場也太多戲了吧!」,而且會受不了到要暫停電影,在家裡走來走去做點事,然後忍不住回來繼續看下去的「又恨又愛」情況。

但人生的鑽牛角尖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在雜誌封面、電視上看到當年同窗,想起自己大學時其實是風光人物,但為了堅持理想、配合沒錢沒家勢的老婆的工作需求,不得已搬到二線城市。想到自己沒有大富大貴,還要負擔兒子的大學學費,不得不開始盤算起父母的遺產(好殘忍但又好真實)。發現自己步入中年,但兒子開始成為真正的男人(青春的肉體)。正想要安慰兒子人生壓力不要太大,念自己的母校Tufts University也可以(其實是很好的學校唷),不一定要唸長春藤名校,結果沒想到兒子說顧問打包票他可以唸Harvard。當他開始以兒子的成功做為自己人生的榮耀時,就開始害怕兒子的成功更彰顯了自己的失敗...啊!!好糾結啊!!

相對於我先生很怕看電影看到主角窘境,我特別喜歡看一些劇中主角老是陷入窘境的電影(=劇情片別稱),但這部片真的超窘啊!兒子的朋友聽說Brad是非營利機構創辦者,女大學生想要對社會貢獻熱情全部湧上來了,覺得Brad好帥啊!Brad在找回一點自信心時,又繼續碎唸+潑冷水,自然開始像發臭的中年大叔,連不懂世俗的小女生都聞到了啊!

女大生在電影中指著Brad說,他所有的苦惱、困境都是“white privilege, male privilege, first-class problems”。相對於汲汲營營求生的社會中下階層、女性力爭上游等問題,煩惱著好學校畢業的同學間誰過得好,還真是"王子病"的一種徵狀。

有一些電影評論指出,美國電影常常都是white privilege & male privilege,怎麼突然就讓我直接想到Woody Allen呢?哈哈~ 也不是說不能只有白人男性才有權力苦惱這種"枝微末節"的小事,鑽牛角尖者如我,我也很有感啊~

在這部電影中,絕妙的一點是,妻子完全在「狀況(Status)」外。老朋友當然完全不知情,後青春期階段的兒子在互動時,至少有感覺到一點爸爸的情況不太對。或許在現實生活中,人生卡關時,連另一半也無法感應到、無法拉你一把。

或許人到中年,生命過了一半,很多時候不曉得人生的道路走向不同的方向,不得不開始回首過往,想要搞清楚"當初"是怎麼開始"崩壞"的。一但陷入了我執,就開始以為別人的人生都很美好,自己開始虛張聲勢,但在空殼底下,更顯寂寞。

電影裡的Brad走了一趟內心小劇場,就在繞了一圈後,似乎又要開啟下一章。當我在看Brad's Status的時候,不禁為主角捏了一把冷汗,但在此同時,我也開始想想自己的Status是什麼了!


小宇宙燃燒指數:●●● (3 of 5)
電影官方網站:http://bradsstatus.movie/ 





2018-09-02

【讀書心得】荒謬的步步驚心 ‧ 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書名: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作者:Margaret Atwood

譯者:陳小慰
出版社:天培文化
初版年:2002年9月



由HULU所製作的電視影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在今年年初的第75屆金球獎上拿下最佳電視劇情影集及最佳電視劇情類女主角。在好奇心趨使下,我開始和Mr. M連續看了兩季的The Handmaid's Tale。每看一集,我都會睜大眼,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到的極點的故事走向。經過網路搜尋,才知道這影集原來是由一本女性作家寫的反烏托邦小說改編而成。趁著回台灣的機會,到誠品買了中文版小說,回來後忍著把第二季看完後,才開始看小說。

We only want to make the world better
我們只想讓這個世界更好
Better never means better for everyone
更好從來都不代表是對每個人都好

「使女的故事」虛構在西元2000多年時,美國因為全球環境變遷,農作物產減少、環境充滿有毒物質、女性生育能力下降而發生戰亂瓦解,極權主義基督教重建主義趁亂取代現有政府制度,瓦解女權,女性不得閱讀、書寫、工作、擁有私人財產,歸為男人附屬品。新政權不但實行恐怖主義制度,並將重婚、同性戀等違返教義,但仍具備生育能力的女性訓練成為「侍女」,成為政府高層官員-大主教專屬、「長著兩條腿的子宮」的生產工具。

小說大抵是影集第一季的劇情根基,書中有很多片段章節來回,像是主人翁的回憶片段。影集比較有連貫,也持續穿插女主角的回憶,頗能呼應小說走向,卻利用更多細節填補小說的不足,更完整呈現女主角的境遇和重建政權「基列共和國(Republic of Gilead)」的背景。在第一季裡,背景設計、場景構圖、服裝顏色、甚至每位人物講的每句話、每個字都值得細細斟酌、反覆咀嚼。Mr. M常常和我在看完任一集後,仍然可以細細討論內容。

其實我覺得最可怕的是,小說作者加拿大女作家Margaret Atwood在1985年出版此小說,根據Atwood自己所說「在寫作『使女的故事』時她替自己訂下規矩:故事中所有事,都必須是某時某地真正發生過的事情」。在當時可能看來是本荒謬的科幻預言小說。但是在這幾年美國、世界動盪、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女權、種族、同性LGBTQ等不同卻又相同的「少數」族裔的平等/不平等/假性平等等狀況下,卻又真實的難以令人想像。

所有書中的情節,在描寫人類社會如何使用制度干涉和剝奪女性對自己身體、意志的控制權,都是曾經發生過在這個世界上某個國家的歷史。從小說和影集看來,那些片段都是虛無飄渺,卻又似假還真,意外地極其貼近真實的世界。讓人不得不害怕,如果我們都以為「權利」是天生具來的,毋須監守悍衛,若有一天就在我們不注意、不在乎的情形下,某些瘋狂極權分子真的可能顛覆政權、改寫性別平等制度,這些我們看來「怎麼可能會發生的事」就真的會發生在不遠的未來。


Now I’m awake to the world. 
現在我才從這個世界清醒過來
I was asleep before. 
之前的我在沉睡
That’s how we let it happen. 
因此事情才會發生
When they slaughtered Congress, we didn’t wake up. 
當他們恣意屠殺國會時,我們沒有醒來
When they blamed terrorists and suspended the Constitution, we didn’t wake up then, either. 
當他們責備恐怖份子並且廢除掉憲法時,我們仍然沒有醒來

書和影集裡有太多太多可以討論女性主義、父權主義、極端宗教主義的片段了,實在無法一言而盡。書為虛構的「基列共和國」提供了有力、宏大的架構,第一季影集豐富本書的脈絡,填補了血肉,第二季更開廣了故事的鋪陳。雖然結局很令人想罵OOXX,但只好慢慢等待第三季看到底要怎麼樣繼續演下去......

延伸閱讀:
艾瑪.華森訪問瑪格麗特.愛特伍:關於父權、厭女、女權運動與《使女的故事》



2018-07-04

【讀書心得】我也經歷了- 史丹利的男人十年

書名:史丹利的男人十年
作者:史丹利
出版社:啟動文化
出版年:2018年4月


部落客史丹利(後期要加上"大叔")開始走紅的時候,我已經到美國唸書了。可能是因為人在美國中部唸書,生活苦悶,所以明明看到他的文章挺廢的,但有我小時候鬼混的風格(屈指算算其實我們應該年紀差不多),所以每次出書都想買,買完看完又覺得我怎麼了!為什麼會買?然後想要二手賣掉都沒賣成(但第一本"史丹利一定要熱血"不知道借誰不見了!),但是在FB上看到他又出新書又想買,然後回到台灣逛書店看到他的書,就又下手買了!

雖然本書前半部還是對小時候的緬懷的碎碎唸,很努力的碎碎唸。但因為唸的是我們的那個年代(因為我小時候還是挺乖的,所以並沒有事事都體驗過),所以還是都能一起感嘆。像他講到"熱血",年輕時還可以一直嚷嚷熱血不能停,但年紀到了一個時候,熱血已經不像我們以前想的那樣,非得要一股傻勁,也不是一定要像小屁孩做一些蠢事。史丹利和我想的一樣,"熱血"是一種生活態度,想要做、喜歡做的事,就算是自己一個人,也要堅持下去。讓人生有一個方向,有一個想繼續努力的動力,就算是大叔大嬸也可以熱血啊~~(啊~我不會是熱血大嬸了吧!?)

書的後半段講到他的戀愛婚姻,雖然這部分在史丹利的粉絲頁好像看過很多類似的文章,但是一次完整看到他講述從不婚主義到結婚,然後再到不生小孩,也是與我的心境互相輝映啊!(說到這我想起來,就是在他的粉絲頁看到"要我生小孩跟生痔瘡,我選擇後者"這篇文章,我才知道他出新書,所以才想買的啊~)

史丹利老婆Gigi在序(還有封面上)裡寫的那句話「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再也不是一個人了」,我想就是女人進入婚姻最好的註腳啊。

雖然書是史丹利寫的"男人十年",但是認真想想,我的"女人十年"也是在美國這10年中,不斷成長、變換、塑型的。最近這陣子,我也開始有"老了"的感嘆,雖然還是會有熱血的衝勁,但是也開始了解什麼適合現在的我。認真想想,很高興這麼多年來的熱血和堅持。18歲的我如果遇見現在的我,應該也還是可以及格的。


2018-04-28

【書摘】簡單的法則 ‧ The Laws of Simplicity

書名:簡單的法則 ‧ The Laws of Simplicity
作者:John Maeda 前田約翰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年:2007年3月


每次我逛街買衣服鞋子的時候,都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平價的衣服鞋子店裡的物品,雖然說衣料材質可能還不錯,但設計常常錯綜複雜,好端端的一定要給你多一塊布、多一片花紋、滿滿都是圖案,好像設計越多、消費者越覺得買到更多「賺到了」。逛到貴一點的店,花樣款式卻越偏簡單樸素,反而看得出質感、剪裁。我記得以前家裡大人最愛取笑那種「名牌」:花了很多錢,LOGO卻這麼小一個..之類云云。現在長大了,了解設計與美感的關連,在生活、態度、採購、居家布置等方面,常常花了很多錢,反而盡力隱藏品牌,希望在簡單與複雜間,盡力求得一個平衡,打造個人風格,而不是品牌堆積。

在十幾二十年前,一般人很難相信,簡單也是需要經過詳細計算的,也不相信美感跟生活、消費上有什麼關係。電腦就是電腦,要功能齊全就該相信電腦是硬板板金屬鐵盒裝著一堆電路板和電線,直到蘋果電腦出了彩色塑膠外殼Mac電腦,打破了傳統想法,證明了好看的東西也很好用。iPod更是另人難以相信地在一個小盒子上一個轉盤和一個按鍵,就能讓你聽到上千首音樂,讓你酷得只剩下剪影(哈哈)。



這本書很久很久以前就拿到了,好像是第一版的樣子。重點:這是一本在講設計的書,講的是意含和技術層面。看的當下,很不自覺地會和行銷、斷捨離等方面知識掛勾。但這本書已經出了10多年了,所以應該算得上「簡化學」的始祖吧。

在看書之前已經看過雜誌上的書摘,基本上就很精僻地講完了本書重點(聽說英文原文書也只有100頁),所以一直遲遲沒動手拿起書來看。這本書很簡單易懂,也很容易看完,但我想,應該是知易行難吧,哈哈!



--------------------------------------------------------------------------
十個法則
 1. 減少(Reduce)達到簡單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用心割捨。
 2. 組織(Organize)妥善組織能使複雜的系統顯得比較簡單。
 3. 時間(Time)節省時間會讓人感覺簡單。
 4. 學習(Learn)知識使一切變得更簡單。
 5. 差異(Differences)簡單和複雜相輔相成。
 6. 背景(Context)簡單的周邊事物絕非無關緊要。
 7. 感情(Emotion)感情越多越好。
 8. 信任(Trust)我們相信簡單。
 9. 失敗(Failure)有些事物不可能簡單。
10.單一(The One)簡單是減少明顯的,增加有意義的。

--------------------------------------------------------------------------

 1. 減少(Reduce)達到簡單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用心割捨。
 ■ 如果可以減少一個系統的功能,且不須付出重大代價,就能夠實現真正的簡化。
 ■ 等全部能夠取消的東西已經拿掉之後,就可以採取第二種方法– SHE
 Shrink(縮小):東西越小,一旦出什麼差錯,我們就越不會計較。
 Hide(隱藏):利用蠻力「隱藏」產品的複雜特性(Ex: 瑞士刀)。
 Embody(賦加):隨著產品縮小和功能隱藏,產品更必須注入因縮小和隱藏而消失的價值感,比較屬於商業思考下的結果。

 2. 組織(Organize)妥善組織能使複雜的系統顯得比較簡單。
 ■ 家裡的東西似乎總是越來越多,要在生活中達到簡單,有三種策略:
     1. 買更大的房子
     2. 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部塞進儲藏室
     3. 有系統的整理現有物品。
 ■ 只要能遵守組織整理的原則(SLIP),就可以為混亂賦予某種條理。   
    Sort(分類)
 Label(標示):就像所有專業運動一樣,分類和標示也要靠經常練習才能熟練。
    Integrate(整合):一般而言,群組越少越好。
    Prioritize(排定先後次序):柏瑞圖法則(Pareto Principle 80/20法則)讓我們很容易專注於「關鍵少數」的事項。
 ■ 全世界最優秀的設計師在看東西的時候都會瞇著眼睛。他們瞇著眼睛,好從許多樹木中看出樹林,也找到正確的平衡。看的東西少一點,你就可以看到更多。

3. 時間(Time)節省時間會讓人感覺簡單。(使用方法SHE)
 ■ 在不能選擇加快一個程序時,向客戶提供特別服務,能使等待經驗變得較容易忍受。

 4. 學習(Learn)知識使一切變得更簡單。
 ■ 學習方法:BRAIN
     基本(Basci)是起步 
     經常重複(Repeat)
    避免(Avoid)製造挫折感
    用實例啟發(Inspire)
    不要(Never)忘記重複
 ■ 學習複雜系統的重要法則:RTFM-
    「讀那個他媽的手冊」(Read the Fucking Manual)

 5. 差異(Differences)簡單和複雜相輔相成。
 ■ 市場上的產品越複雜,簡單的東西就越突出。由於科技只會繼續變複雜,採用簡單策略來突出自己的產品,是很有經濟效益的。

 6. 背景(Context)簡單的周邊事物絕非無關緊要。
 ■ 留白越多,意謂著展現出來的資訊越少,但是這些更有限的資訊所受到的注意,也會相對增加。東西越少,我們就越重視我們擁有的一切。

 7. 感情(Emotion)感情越多越好。
 ■ 為攜帶簡單物品所製造的盒子、套子,有兩種種要目的:
     1. 落實SHE的原則可能引發另一種恐懼– 怕東西壞掉
     2. 自我表現,以及把這些消費性電子用品的超酷特質,與人性溫暖加以平衡的必要。
 ■ 日本式設計有個隱藏的層面,那就是萬物有靈論的主題。

 8. 信任(Trust)我們相信簡單。
 ■ 你很容易忘記你電子社交生活也暴露於某家公司、甚至政府眼前,而且你根本無法直接控制。問題在於你對讓電腦知道你的想法,是否感到自在,以及萬一電腦猜錯你的需求,你能容忍到什麼程度。
 ■ Just Undo It. 買東西的時候知道可以事後退換,使採購過程變得更簡單。因為你知道當場做的任何決定,都不是絕對不能改變。

 9. 失敗(Failure)有些事物不可能簡單。

10.單一(The One)簡單是減少明顯的,增加有意義的。
 ■ 簡單是一種微妙得莫可奈何的特質,它的許多特性都是隱含的(implicit,這個字本身就隱藏在簡單SIMPLICITY裡面)。
 ■ 對「簡單」的未來前途最重要的科技指標要點:
   遠離(Away)只要挪得遠遠的,多就會顯得少。
   開放(Open)開放會簡化複雜。
   能源(Power)少用,會得到更多。


2018-02-24

速度 · 團隊 ‧ 與壁咚的運動- Ice Hockey冰上曲棍球

來到灣區好些年了,但是對於冬天(和很冷)的運動一直沒有很大的興趣。之前曾經因為採訪,到過San Jose和Oakland的溜冰場,只覺得好冷,又好佩服那些在練習溜冰和冰上曲棍球的小朋友。印象中,只有去過兩次戶外溜冰場,還有去年初,終於去到Lake Tahoe滑雪。

去年底M說有免費的San Jose Sharks比賽的票,就找了朋友一起初體驗。San Jose沒有什麼職業球隊,就算在旁邊的Santa Clara有橄欖球隊也還是舊金山的淘金者隊(49ers),不然就是比較小眾的足球隊Earthquakes。所以San Jose大概算全力支持Sharks的吧,總是覺得Sharks的粉絲世界好難以進入啊...所以對這場比賽終於有機會一窺究竟而感到興奮呢!



看完比賽,馬上發現自己真的冰上曲棍球新手,好多事如果能早點知道該有多好,於是決定寫下觀戰教戰手冊,讓還沒現場看過比賽的朋友能夠立馬上手!

1. 看冰上曲棍球一點都不冷,千萬不要穿太多!
    稟持著之前採訪溜冰場,還有自己溜冰的記憶,我一直覺得溜冰場很冷。結果沒想到冰上曲棍球的場地完全不一樣!一點都不冷!千萬不要像我一樣呆呆的穿了大外套、戴了毛線帽和手套,結果現場全都脫光光拿著,抱著一堆衣服配件是熱血不起來的,反而很像笨蛋。


    
2. 冰上曲棍球的比賽規則很有趣!
    職業的冰上曲棍球總共有三節(Period),每節打20分鐘。比賽方法就是球員用球棍(Sticks)打圓圓扁扁的球標(Puck)射門得分。比賽通常很激烈,很難得分,分數通常都是少少的個位數,如果平手就加延長賽,先進球的球隊立即獲勝(Sudden Death)。

    上場球員總共有6名,包含守門員(Goaltender)、三名前鋒(Forward)分為翼鋒(Winger)2名和中鋒(Centre)1名,防守後衛(Defenseman)2名,美國的職業冰上曲棍球NHL規定每隊是18人加兩名守門員。

    冰上曲棍球很容易看得眼光撩亂,因為速度非常快,常常很快一下攻擊變成防守、然後又變回來。更多時候是因為眼睛看不到球到底在哪,而搞不清楚狀況。球隊球員上下場也不需要等到「死球」,隨時隨地都可以上下場換人。

    因為球員間肢體碰觸相當多,隨時也都有可能犯規。球員一犯規馬上被判關進場邊的「小房間」(Penalty Box)板凳上罰坐。這時犯規那一隊不能上場補人,所以就會變成「以寡敵眾」(Power Play)的情況,如果在禁坐的時間內對方球隊得分了,禁坐就結束;如果都沒有得分,球員在被判禁坐的時間結束後,也可以不用等「死球」,立即回到球場上。除非犯規被罰的是像10分鐘這種嚴重的禁坐,必須坐滿坐好,要不然一堆看似很隨性的規則,就讓球員不停進進出出,再加上手上拿著的長曲棍,真的很容易就打到人,或者是飛出去,又或者是在比賽中就硬生生地斷掉給你看,真是增加了可觀性,整個比賽就是看得很亂啊~


獲得五分已經算是很多分了~

3. 場上的電視轉播慢兩拍(不是半拍也不是一拍)真的很逗趣!
    一般比賽間的轉播還挺不錯的,因為鏡頭都還跟得到球,觀眾自己看的時候常常看不到球,所以看球場上方大螢幕是還OK的。但是到球被射入球門後,大螢幕的重播速度太慢,讓人完全無法融入啊..

    怎麼說呢?因為通常球射入球門都非常快、或者是非常混亂的狀況下。得分的時候,球門上的閃燈會開始閃,然後大螢幕會閃著「得分!!」的字眼,然後要所有觀眾站起來歡呼!這個時候觀眾雖然不曉得到底是怎麼進球的,但還是會很興奮地站起來歡呼、擊掌、叫好之類的,等到球隊又開始下一回合才坐下來。這時都興奮完了,但還是不曉得剛剛怎麼得分的,球場上球員又都開始打了,大螢幕才重播剛剛得分的畫面。這時候觀眾(我)又想趕快看接下來的比賽,又很想知道剛才得分的經過。結果我看完重播得分很熱血,但是那個情緒已經過了興奮的時間點啦!

    我原本以為是我還不習慣、還不適應比賽的節奏,但是連看了幾次情況都一樣。先是眼睛跟著球標跑來跑去、一瞬間進了球門、大家興奮歡呼、球員繼續打下去、觀眾坐下來、才看到剛剛得分的重播畫面......好傻唷...



4. 男人間的壁咚,要看情況...
    看了冰上曲棍球比賽才知道,原來球場兩端圓弧型的設計也是球員們用來傳球標的技巧之一。球員們常常可以把球從球門右方用球棍一撈,就溜到球門左邊。這麼激烈的運動,加上溜冰撞來撞去再所難免(是我這種技術差的人難免吧),難保球員之間在球場底端時不免有意或無意地互相推擠碰撞,在我遠遠地看來,根本就是壁咚比賽!

    只可惜美國冰上曲棍球的球員寬大的球衣加上頭盔護具,看不到身材也看不到臉。他們不像NBA球員賽前球隊會拍進場型男照,賽後一定要沖澡換衣服才做採訪。也不像NLB球員至少球衣合身、常常換球帽(頭盔換鴨舌帽)才看得到臉。幾次在電視上看到曲棍球員的訪問,多數球員顏質不高,頭髮很長,臉也不保養(好多有痘痘、紅疹子之類的),還甚至有缺牙的(應該是比賽撞到造成的)。比賽後的採訪更慘,球員的頭髮被帽子壓垮了,滿臉是汗還沒空擦,也沒洗澡換衣服,就算是贏了也超狼狽的。


透明板上還有開小洞讓攝影記者把鏡頭伸進去...

5. 中場休息好寂寞啊...
    其實我覺得現場看球賽比在電視上還好玩,球場上球迷熱情的氛圍真的是主要關鍵,球場中賣的垃圾食物更是舒解人心,當然還有許多電視轉播會看不到的活動或畫面!NBA中場都會安排特殊表演,每次暫停也都會有小遊戲或是現場送禮物等片段。NLB會有一些無聊的螢幕遊戲(猜猜看什麼跑最快之類的),七局下半還要叫所有觀眾站起來唱"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冰上曲棍球比賽的中場真的好寂寞啊,雖然有一些小遊戲,但因為得整理場地,除了有小朋友來刮刮冰之類的,中場還得讓機器整理球場,所以中場時候都沒事幹,只能傻傻地坐在那看整理冰面的車子在球場上開來開去。

第一次進場看冰上曲棍球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不過這項運動還非常地具有種族局限性,短時間應該不會看到太多不同膚色的球員在場上跑來跑去/溜來溜去比較對。前幾天看到Jimmy Fallon有個橋段,說冬季奧林匹克很多運動名稱應該有更好的稱呼,其中:

Curling = Aggressive Janitoring 😆
Speed Skating = Racing in Spanx 😆😆
Ice Hockey = White People Basketball 😆😆😆


2018-01-27

【電影】華麗卻無神的精彩歌舞片 ‧ The Greatest Showman 大娛樂家


片名:The Greatest Showman
中文:大娛樂家
演員:休 · 傑克曼(Hugh Jackman,金鋼狼)、柴克 ‧ 艾弗隆(Zac Efron,歌舞青春)、
         蜜雪兒威廉斯(Michelle Williams,海邊的曼徹斯特)
導演:麥可 · 格雷希(Michael Gracey
類型:傳記、戲劇、音樂
片長:105分鐘
發行公司:20世紀福斯影片 
上映日期:2017年12月20日(美、台)


因為個人因素,去年底在「大娛樂家」上映的第一晚,就急急結伴到電影院,看老帥哥傑克曼和小帥哥艾弗隆。在短暫105分鐘內,快速被電影情節、華麗場景和震撼的電影歌曲等細節沖昏了頭。一直覺得不會想下筆寫心得,但是在金球獎頒發「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時,忍不住押寶「大娛樂家」的主題曲—This is Me,結果果然中頭彩。當下決定上網買原聲帶CD,當然是缺貨。等到CD前幾天寄到家,一拿出來放,就覺得「還 ‧ 是 ‧ 應 ‧ 該 ‧ 要 ‧ 來 ‧ 寫 ‧ 影 ‧ 評」

通常一部音樂歌舞片,只要有帥哥美女唱歌跳舞、不斷變化的場景、耳熟能詳的旋律,就能大賣。但是...但是...我很認真地想了很久,從來沒有一部歌舞片是我在看過以後會皺眉頭的!(案情肯定不單純)

電影「大娛樂家」是以去年解散的玲玲馬戲團Ringling Bros. and Barnum & Bailey Circus的創辦人菲尼阿斯 · 巴納姆(P. T. Barnum,休 · 傑克曼飾)的生平改編而來。菲尼阿斯 · 巴納姆立志要打造娛樂事業,聘用各種奇人異士表演,歷經事業挫折、團員感情生變等事件,最後成就玲玲馬戲團為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

會讓我皺眉頭的是,這部電影已經投入了所有歌舞片必備的元素:帥哥美女能唱能跳、華麗豐富的布景、不斷變換的場景、無懈可擊的歌曲(真的每首歌曲都超動聽的!)。但是整部電影就像走馬燈一樣,先是開場的倒敘法,已經讓我失了胃口。所有情節都是匆匆帶過,沒能夠好好地發展高潮與低潮,男主角上一秒失敗沮喪,下一秒馬上成功傲慢,男女配角前一秒還在糾結社經地位不同,後一秒立刻濃情蜜意。配角們出場時自以為是怪咖沒自信,一登台馬上每個人都好棒棒。讓整部電影的敘事超級扁平,觀眾眼花撩亂,完全無法投入感情(怎麼辦..可是歌曲還是超好聽的啊~)。

看了製作團隊,11首歌曲都出自去年"拉拉鍊"「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原創音樂雙料得主搭檔Benj Pasek and Justin Paul。兩個人在「樂來越愛你」還只是負責作詞部分,到了「大娛樂家」就詞曲全包,火力全開。除了主題曲This is Me以外,由劇中瑞典夜鶯Jenny Lind所唱的Never Enough,真的有蕩氣迴腸的感覺。

最重要的、應該也是搞砸全場的導演麥可 · 格雷希,竟然是個第一次執導演筒的視覺特效美術師兼廣告導演,難怪在片長和敘事手法上完全像個很懂視覺美術的廣告導演。妙的是,我在查他的資料時赫然發現,他曾經擔任過國片「雙瞳」的數位合成師。「雙瞳」真的是部可怕的驚悚片,但印象中視覺特效真的做得很好。

電影選角上可以算是一時之選,休 ‧ 傑克曼、柴克 ‧ 艾弗隆等人演、唱都很到位,千黛亞Zendaya飾演愛上柴克的雜技演員,感覺很清新(長的跟演歌舞青春的時候很不像)。劇中唯一對嘴的演員是飾演瑞典夜鶯Jenny Lind的瑞典演員蕾貝卡 ‧ 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但是她的出場有讓我覺得眼前一亮的效果。查資料時看到該角原本打算讓安 · 海瑟薇飾演,雖然我也蠻喜歡她的,但幸好不是她。

總而言之,「大娛樂家」這部片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啊!聽到原聲帶、看到片中歌舞的片段,都讓人覺得心情飛揚,但絕對不能想到故事情節,馬上跌落谷底...啊~ 還是來看看耍寶的James Corden帶領眾演員在紐約街頭表演歌舞秀Crosswalk the Musical on Broadway的影片,來忘懷這部片失敗的地方吧!



小宇宙燃燒指數:●●● (3 of 5)
電影官方網站:https://www.foxmovies.com/movies/the-greatest-showman 

2018-01-23

知己知彼防汽車盜竊



最近灣區景氣大好,遊客增加、民眾到處開車趴趴走,不知不覺放鬆警戒,很多治安問題就接踵而來。我常常在Facebook很多華人群組中,看到很多不只是灣區的網友在抱怨被人打破車窗等惱人的小罪案misdemeanor。雖然我覺得汽車盜竊Auto Burglary很多時候是運氣問題,但是就是有些朋友常常遇到。以前跑新聞常常聽到警局做宣導,久而久之,自己出入在外、開車停車也會比別人多一分戒心。所以說雖然運氣成分還是有的(敲木頭),但警覺心真的是人在異鄉,要過得平安快樂,最重要的一件事啊。

最近聽說很多Oakland的華人商家抱怨汽車盜竊問題嚴重,剛好前幾天有機會參加社區會議和社區資源警員(CRO, Community Resource Officer)閒聊,就問問他到底這是怎麼一回事。


CRO告訴我,目前灣區的汽車盜竊走向犯罪集團作案,大部分是幫派,作案區域也不一定,大抵是一群人車子開到哪,臨時想到要來賺個Easy Money時就開始搜尋目標下手。在Oakland常常是從別的區開車到處晃到Chinatown,也有可能從Oakland開到San Jose去作案的。


歹徒通常探頭看看有沒有什麼可能值錢的物品,下手時間不過數十秒。打破車窗沒有聲音嗎?CRO說:沒有。


現在歹徒有一種很小的工具,金屬的或陶磁做的工具,還可以串在鑰匙圈上。只要往車窗一戳,整片車窗就會碎裂開來,不像是拿石頭砸車窗會發出聲音(我覺得就想像台灣公車車窗旁邊會有一個小鎚子,可以在緊急狀況時拿來敲車窗那種東西吧)。車子警報器會不會響?當然不會響。歹徒拿了東西就跳上車跑了,一台車真的不用一分鐘。


作案時間?隨時隨地。只要沒有太多人潮的街道都可以(如上同理,因為作案時間很短),天黑或下雨天更是絕佳時機(天啊!我還覺得下雨天溼溼的幹嘛出門作案啊..)。


汽車盜竊就算抓到了也沒用,幹嘛報案?報案是唯一增加警察巡邏頻率和找回你那獨一無二的手機、電腦、平板、GPS的機會。


就跟Oakland運動家隊知名的故事魔球Money ball,或者是很多人在玩的Fantasy Football一樣,就是大數據理論。如果你不報案,就算滿地碎玻璃,警局隊長抽出報告一看,還是看不到你住的社區、你工作的大樓附近有任何犯罪記錄。那他當然會派巡邏警員去更多人報案的地區巡邏。你向親朋好友抱怨,都不如報案來的實際重要。


又如同CRO告訴我的,最近汽車盜竊作案的都是幫派集團,大概可以想像會有個像小倉庫一樣的地方堆著贓物吧。CRO也告訴我,目前有一夥人的車牌已經被警局鎖定(順便分享一下,Oakland警車上裝有車牌掃瞄器,車子經過警車旁邊就會被掃車牌)。想像一下,等警員破獲汽車盜竊集團,起出大量贓物,但是記錄裡沒有你的3C產品序號,那你失去的東西,就真的永遠不可能回來了。


報案好麻煩的,等不到警察。那就上網報案吧!


有些時候很難等到警察來現場做筆錄,有些時候你已經是受害者了,趕著要去別的地方,哪有心情等報案。不過,汽車盜竊是輕罪,不需要一定要等警察到現場處理(應該也不會在你車上採指紋啦..)。如果手機還在的話,拍拍幾張證據照,回家查查你的3C產品序號,我想大部分城市的警局都可以接受網路報案或電話上報案的。


一定要報案、報案、報案!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因為你總不希望你那平白無辜的受害,就如同風中的灰塵,被別人視而不見吧!?


最後,送給大家之前幫忙翻譯的汽車防爆竊TIPS:


屋崙警局提醒你注意以下事項,避免給竊賊下手機會

• 不要將任何物品留在車內可看到的地方,
  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手提袋或背包、現金、包裹或個人信件。
• 離開車子前確定所有車窗都關好並鎖上。
• 使用防盜鎖鎖住方向盤或腳煞車。 
• 離開車子時啟動車輛防盜系統。
• 即使只是離開車子幾分鐘,也要熄火拿下鑰匙。
• 盡可能將車輛停放在照明充足、人多的地方。


2018-01-10

【書摘】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

書名:告別菜尾世代:大膽向世界遞履歷,我在哈佛體系的觀察
作者:Y.C. Hung
出版社:悅知文化 ∕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7年12月

最近網路上出現很多年輕寫手,毫不忌憚地大談自己的見解,不過有些見地偏頗,下筆過度狂妄,讓有些社團甚至把這些網站的文章全歸類為農場文章。有天突然看到作者的一篇文章「年近30有對象卻不想結婚好奇怪?一個7年級生的觀察:台灣人焦慮太多,美國人只擔心有沒有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筆觸不同引起了我的興趣,就請家人人肉快遞這本熱騰騰的新書。

作者Y.C. Hung雖然年輕,但帶著謙卑的心和不斷批判思考的態度,寫下我們這群在美台灣人生活的爭扎、對人生的反思。書本前半段是作者的出國動機和個人經歷,後半段開展為在美國生活的態度,以及轉過頭來反觀台灣的現象。Y.C. Hung用了真摯的筆調,寫出了很多我們想說卻說不出的話來。我很佩服他來美短短兩年,觀察入微卻又不忘自我反省的書寫。讓我這個慢慢成為老一輩的旅美台人,回想起當初的熱情與堅持。

或許就是台灣家長或一般人的心態,我曾經也訴說過在美國生活不是件簡單的事,家人朋友通常是心疼地說「那不然就回來吧」,又或者是揶揄地認為「這是你自找的」。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是回不去了。在終於學習獨立之後,怎麼可能再回台灣享受依賴;在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空間之後,怎麼可能回台灣任人魚肉擺佈;在跨出舒適圈之後,只想著如何更能挑戰自己、往未知的人生前進。真的,很想回台灣,但是,真的回不去了。




■ 對未來缺乏想像力這件事,或許不能完全怪在台灣的學生身上—如果你從來沒有看過別人成為什麼,便很難去想像自己可以成為什麼。
■ 或許,我們都應該學會的是,先把夢想的餅畫大一點,再大一點,畫好之後,再慢慢地吃掉它。
■ 不論身在世界各處,誰不希望明天的自己會更好?但重點是要如何培養出那個更好的自己?
■ 身處於美國社會裡,做為一個小小螺絲釘與沒有身分的外國人,為了要取得下一年的工作簽證,我心裡總是很清楚:「我必須要比美國人更努力地工作,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 也因為在美國生活過,我才徹底明白「努力活下去」是什麼意思,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比過往花上十倍的力氣哪。

--------------------------------------------------------------------------

■ 如果你連自己國家的意識形態都無法清楚表達,又怎麼能為台灣在國際上發聲?你必須要認清楚自己是怎麼看待台灣這塊土地的、你又希望外人如何透過你來認識台灣。
■ 這個身在美國覺得是局外人,人不在台灣卻覺得自己是台灣社會的局內人,大概就是所謂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
■ 大部分的人對於生活的安排,就只是想著下班後可以去哪裡品嚐美食、周末可以去哪兒逛街、年休時去哪個國家玩。
■ 是否因為受到「小確幸」的影響?似乎整個社會氛圍隱約有種「比爽」的價值觀。
■ 如果整個社會的知識份子與非知識份子在下班後只想著美食與旅遊,那麼,我們的國家又該如何前進?
■ 這個「成長」,來自於我每天使用非母語的語言、每天努力融入另一個族群的文化、每天拼了命的去學習全新的思考模式,然後在空閒時間,好好看著離家半個地球遠的當地風景。
■ 在旅行途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快樂的,然後,在當地生活是酸甜苦辣並存,甚至是長時間的苦悶。
■ 擁有「世界觀」讓我對「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更加寬容。
■ 像是那些說「台灣是鬼島」的人們,對於目前現況總有著難以平息的怨氣,卻也提不出解決困境的方法。找不到情續的出口,也落入難以解套的循環之中。

--------------------------------------------------------------------------

■ 我們對如此靠近、轉角的貧困視而不見,卻願意花錢到另一個國家「體驗貧窮」。這就像許多前輩說的「台灣近,美國近」。
■ 很多人對於「做好事」的定義是有做就好。然而做善事,不是心存善意就好。
■ 經濟學家海耶克的名言:「通往地獄的道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 因為擁有善意後,還需要思考「善意」可以如何發揮,才能真正達到行善的目的。
■ 不是打著善意的招牌,就不用檢討;也不是打著善意的名號,做任何事都是對的、合理的。
■ 法默醫師:「很多時候,我們就只是『給窮人爛貨(Cheap shit to the poor) 』,然後就覺得自己幫助到他們了。」
■ 做好事的人,內心往往要比一般人更柔軟與敏感才是。

--------------------------------------------------------------------------

■ 仔細想想,這一切的「美好經驗」應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假如沒有當初跨出舒適圈、大膽跨進未知,現在的我根本不會擁有這些人生經驗。」
■ 朋友曾經跟我說過,美國夢藉由媒體往全世界擴散「有努力就會有收穫」的價值觀。但我的一位美籍友人卻這麼告訴我,他覺得美國人是用一種更極端的方式來看待美國夢,而美國夢有個更隱微的涵義—為了達到人生目標,必須要加倍努力,而這個「努力」即使要有所犧牲,也沒有關係。
■ 不論你身在世界何地,理想與熱情都會有被現實磨平的一天,當你因為看透而失去了原有的熱情,沒關係,人生很長,你總會找到下一個值得燃燒熱情的事物。」
■ 名廚江振誠曾經表示:「熱情燒完之後剩下什麼,那才是精髓,才是你會不會走下去的重點。」
■ 不要害怕去世界闖一闖,因為台灣是你的「安全網」。

--------------------------------------------------------------------------

■ 台灣現在呈現很極端的兩種現象—能出去的都不回去,導致台灣的Brian drain(人才外流)很嚴重;但出不來的,不止心態上不想出來,可能經濟上也不允許,或者,就是一味地仇外。弔詭的是,在海外的台灣人都感受到國家的處境艱難但國內人民卻幾乎無感,對於各國人才大量地在國際流通,翻起了多大的巨變,衝擊感受也不大。
■ 一個海外人才,要的不是食物、交通而已,他們要的是職涯的前景,要的是薪資、待遇、假期、與同事之間的腦力激盪。突然想起學長說的「情感綁架」完全在這個「為什麼要回台灣的理由」玩笑之中,充分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