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心情當然會產生行為,但反過來,行為也可以產生心情。
•一步一步的來,只想在現在這個狀況下,要如何選擇。不用把所有相關資訊都同時扛在兼上,那樣就叫「想太多」。
•所有把「我天性如此」抬出來當理由的,只是因為不想改變而已。是「不想改變」,不是「不能改變」。
•你真正該做的,是根據你的目標、去調整你的性格,而不是根據你以為的性格,去調整你的目標。
•形成你這個人的一切,都是為了你而存在的。你的一切,包括你的性格、你的回憶、你的價值觀,都是因為你,才得以存在的,這些都應該服務你,都該成為你的帆、你的舵、你的槳、你的水手。不是你聽它們的,是它們聽你的。
•不用老是想討好,人生沒那麼多好可以討。
•你不必向全世界證明自己。你只要向對你有期望的人,而且你在乎的人,證明你自己。別執著於向不必要的人證明自己,那是花費不必要的心力,沒有效率,也不會帶來成就感。
•活著,不是看我們有多能揍人,而是看我們有多能挨揍啊。
•忍受力不是忍受挨打的能力,而是「忍受沒答案」的能力。心理學家的測量表叫IU,是「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為什麼這麼重是能不能忍受事情沒答案、能不能忍受生活的種種不確定,因為這就是所有憂慮的源頭。
•活著就是一連串的不確定,不要再妄想確定,而是反過來,培養對不確定的忍受力。
•情緒太大時,去更遼闊的地方。情緒到了什麼程度,是比較出來的。老實的摸索自己情緒到什麼程度,可以使我們比較容易轉換心情,關鍵就是明瞭情緒是一點一滴的。
•當悲傷過於巨大時,想辦法到「比自己大幾百幾千倍」的地方去待著。
•有門卻永遠不關,不但辜負了門,也完全不尊重自己的心。
•怎麼逐步累積拒人的氣場呢?最簡單的開始,就是「放慢」。別人提問時,放慢你回答的速度。練習的大原則,就是放慢。呼之即來的人,沒有存在感,可有可無。可有可無的人際關係要來幹嘛?情商幫助我們平靜自在的「說不」。勇氣要一點一點的養成,大門要一寸一寸的開關,在一點一滴的累積中,你會發現你「開始」做自己。
•情商的練習,超級在乎「一念之間」。練習的重點就在於怎麼察覺那「一念」的存在。
•做出選擇之前,做出選擇之後,都一直從各方面去靠近想要的生活,對做過的選擇慶幸也罷,懊惱也罷,都繼續靠近想要的生活。
•生命的結尾,一定是失去,而不是「永遠擁有」。練習著不要把這個最終的失去,當成是失敗,才有辦法好好過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