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書摘】給自己一口氣,逃跑吧!

書名:如果不行,就逃跑吧!
作者:小池一夫
譯者:黃筱涵
出版:悅知文化
出版年月:2020年3月



現在好像很少碰到朋友會塞書給你,叫你看。但最近我書架上多了幾個人塞給我的書,不過最大宗還是姐姐,而且她塞給我的書都饒富趣味,除了東野圭吾外,也有養生、或是奇怪大數據的書「看似不起眼的細節會決定你的異性緣!」(這到底是什麼怪書?..但我還是看了)

其實還有很多都是心靈成長的書..對..我是挺需要的。但心靈成長的書也層次拉很大...像這本告訴我「逃跑也OK」的書..謝謝啦~ 我的確是還蠻會鑽牛角尖的人,也一直會逼自己進死胡同..最近對學習各種人生哲學都很有興趣,從佛學、兩性關係學、女性學,連怪奇老爺爺講的話也都有他的道理。

真的,很抱歉了大家,2020年大家一起slow down,一起休養生息,一起重新看待人生吧!

==========
  • 雖然期待能有人來告訴自己「沒問題」,但是,能夠保護自己的只有自己。最終,我們能夠信任的只有自己。
  • 唯有活著,才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只要有心,就能重新來過。有時可能得走回頭路,但總能重新開始的。別總是想要靠自己解決。學會仰仗別人,是重新開始時很重要的環節。
  • 真心感到痛苦時,請不要猶豫,直接求助吧。肯定會有人聽見你的聲音的。
  • 不用每天都盡全力過生活,如果覺得今天是屬於「全力發揮」的日子,那就好好努力吧!
  • 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沒必要的痛苦上。可能從一開始出題的方向就錯了,所以當然找不到正確答案。
  • 覺得自己的心靈快崩潰時,請立即逃離。趁著還有逃跑的體力與精神時逃走吧!
  • 不要讓自己白白辛苦比較好。沒有人能夠一輩子避免痛苦,而面對辛苦的方法,會左右人生的品質。重點是別讓辛苦損耗自己。
  • 自己不喜歡的事,不管多麼努力都沒辦法得心應手,當然也無法感到幸福。這不是叫你停止努力,而是可以更自由一點。
  • 對方有多弱小,自己就要變得多強大。對方有多差勁,自己就要變得多溫柔。
  • 你的心靈寄託,終究只有自己。
  • 世界上有想見、但是不要見面比較好的人。也有想見、卻不能見的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充滿遺憾。
  • 「沒有魅力的人」是指「放棄展現魅力的人」。

  • 懷抱恨意,其實就代表已經輸給對方了。
  • 今天發生的無聊小事,五年後、十年後也想得起來嗎?既然終究會忘掉,今天直接忘了也無妨。
  • 考到志願學校不是終點,進入好公司也不是終點,結婚更不是終點。這些都只是起點,終點在死亡的那一刻。
  • 為了老年生活著想,而過著不斷忍耐的生活時,就等同於已經在過老年生活了。
  • 只要活著,就會失去各式各樣的事物,包括人、物品、時間、心與記憶。但是不必擔心。只要獲得的比失去的更多就可以了。世界會繼續運轉,機會也會持續出現。
  • 如果別人期待你走的道路,與自己想走的道路不同的話,就選擇自己想走的那條吧。迷路的時候,只有看著自己的地圖,才能夠前進。
  • 痛苦到無法前進時,支撐著自己的,就是「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吃飯、理所當然地睡覺、理所當然地歡笑。就是因為做不到這些事情,才會覺得痛苦。想辦法維持這些「理所當然」,就能夠靜待痛苦的時光過去。「理所當然」,比任何事物都強大。
  • 「我就是這種人,你有什麼意見嗎?」總而言之,第一步就是肯定自己。
  • 現在的自己,是過去的自己所累積出的答案。

  • 曾愛過某個人,對人生來說沒有損失。雖然可能會失去一些事物,但你一定會有所成長。
  • 不是「這個就好」而是「這個好」。不是「和你一起就好」而是「你很好」。不是「明天好了」而是「今天最好」。不是妥協,而是出自選擇。今天,也要這樣過日子。
  • 就算非常喜歡某個人,也不能依賴對方。
  • 好事、有益的對話或相遇,就像經過歲月熟成的美酒,在回憶中充滿了樂趣。壞事、沒幫助的對話或相遇,則像不喝也罷的難喝酒一樣;所以必須慎選釀造回憶的材料。覺得無法成為美好熟成的回憶,就爽快斬斷吧。
  • 每一天,只要做一件讓自己心情好的事情,這天就夠本了。
  • 人們總是會一直忘記:自己其實可以活得更自由一點。
  • 想要讓生活變得更美麗,其實很簡單,只要找到任意一件美麗的小事,其他的地方,就會一起跟著變美。
  • 如果要選兩個最好的朋友,那就選擇能夠帶領自己進步的人,以及能夠讓自己安心相處的人。
  • 所謂的另一半或男女朋友,就是儘管走在同一條路上,也能夠看見與你不同的事物的人。
  • 很多白費工夫的事情,都會讓人生更豐富。諷刺的是,這世界上沒什麼用處的事情,往往是最有趣的。
  • 我們要學會「不在意的能力」。









2020-12-04

【書摘】愛 ‧ 自由與單獨 Love, Freedom and Aloneness

書名:愛 ‧ 自由與單獨 Love, Freedom and Aloneness
作者:奧修Osho
譯者:黃瓊瑩
出版:生命潛能
出版年月:2019年6月三版



這本書是在我的能量療癒師推薦下看的。難度很高,我中間暫停跑去看其他好幾本書再回來看這本書。有點是硬逼自己一定要看完到底這是什麼理論的感覺。

奧修的想法很開放很前衛。我等到現在才上網去查他的事跡,才知道原來是很轟動的"邪教"..但如果不論實際上發生的歷史,這個哲學理論真的很跳TONE,有時候我會有"茅塞頓開"的--"啊~原來也可以這樣想啊"的感覺。當然,知道了並不一定要去做,但突然有種"這樣也可以"的通暢感。

==========
  • 目前你所認定的愛是針對某個人、局限給某個人的,但愛卻不是一個可受限的現象。你可以將它置於張開的手掌心,可是無法將它緊捏在拳頭底下;緊握的雙手什麼也沒能抓到,一旦你鬆開手,整個世界便都是你的。
第一部  愛
  • 一般的愛是需求,而真愛是分享,它從不要求,只知道給與的喜悅。
  • 當愛被接納的時候,是滿懷謝意的。
  • 你所愛的人,只是讓你表達愛的一個小小體現。
  • 真愛只懂得慈悲,而不會擔心。愛會照顧到一切所需要的,卻不會掛慮什麼,不會去滿足不真切的需求,也不會去實踐任何有害他人的想法。
  • 愛你自己,然後觀照。
  • 一個無法愛自己的人,他也無法愛任何人。愛自己的人,將不會有自我(Ego)。一個人要是沒有先愛自己,就去愛別人,正是那種愛別人的「努力」會造就出自我。
  • 一個愛自己的人,很容易就具備了靜心品質,因為靜心的意義是和自己在一起。假使你討厭自己,你要怎麼和你自己在一起?靜心不是別的,正是享受你的單獨,只有愛自己的人可以靜心,不然你總是在逃開、躲避自己。所以人們才無時無刻需要有人作伴,他們無法和自己在一起,只得尋求形形色色的人事物與他們為伴,只要可以讓他們忘掉自己的。
  • 「愛」的意義是,不管事情是什麼樣子,你接受它就是那個樣子。
  • 你的頭腦不停地在投射,頭腦總是會去干預事實,為事實添上色彩、形狀、外型,但那些都不屬於事實。頭腦沒能允許你看見事情的本來面目,只讓你看它想看的。靜心是將頭腦放到一邊,好讓它不會干擾事實,你才得以看到事情的真實面。
  • 靜心的意義在於:把頭腦放到一邊,然後觀照。藉由對自己的愛,你機能夠卸除許多社會所加諸於你的東西,你會更自由,不再受制於社會與它所代來的制約。
  • 如果你不自私,你也無法慷慨;唯有一個真正自私的人,才能是不自私的。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總是會去追尋令他快樂的事。如果你想活得快樂,你必須協助身邊的人快樂起來。一個真正關心自己快樂與否的人,一定也會關心別人快不快樂。
  • 如果你能自私,自然你就是不自私的。而如果你做不到自私,那麼你就已失去了自己,這時你也無法與任何人連結,一旦連結的基礎沒有了,第一步即已錯失。「愛」是最最自私的事情之一。
  • 愛是唯一讓人免於執著的自由;當你無所不愛時,你便無所執。你必須探討的是執著本身的現象。為什麼你緊抓著某件事不放?因為別人也許會偷走它,你唯恐失去它。你所害怕的是,今天你所擁有的,明天也許就不在了。
  • 愛自己的人不會愛上自己的反射,他直接愛自己,不需要鏡子,他從內在即知曉了自己。
  • 你需要任何事物來證明你是誰嗎?你需要一面鏡子證明你的存在嗎?要是沒有鏡子,你是否會懷疑你的存在?沒有愛的人是自戀的、自我封閉的,他除了自己以外誰也不認識。如果他不認識任何人,他又能認識自己到什麼程度?只有別人才能當他的鏡子。
  • 『奧義書』中說,你對你妻子的愛不是因為她的關係,而是為了自己的緣故,你透過她來愛你自己。因為她為你帶來快樂,所以你愛她,但是內心深處,你愛的是你自己的快樂。即使你說你愛別人,別人也不過是讓你愛自己的媒介。
  • 愛不是數量,而是一種品質,一種無法衡量的品質。
  •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愛,只要忘掉愛,記得靜心。愛是你內在的一朵玫瑰,但是你的內在必須準備好,讓黑暗與無意識退盡,讓自己越來越警醒、覺知,愛即會在屬於它的季節自動到來。

第二部    從關係的形式到互動
  • 愛是關係的互動(relating),一旦你在一段關係裡,你會漸漸將對方視為理所當然,那是導致愛破裂的原因。「關係性互動」意謂著一再重新開始,試著熟悉彼此,努力深入另一個人內在的感情。愛的喜悅正來自對於意識的探索。
  • 事實上,愛只是一個遊戲。真愛是可能的,但唯有當你不需要任何人的時候,真愛才會發生。
  • 你現在過於掛慮別人是不是真的愛你,這只因為你無法確定你自己的愛,而且你也不能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你不敢相信別人會真的愛你,你看不出自己內在有些什麼。連你自己都不能愛自己了,教別人如何愛你?
  • 別人的可靠與否並不是你能決定的,先確定自己再說,一個能肯定自己的人,就能肯定全世界。
  • 當一份愛結束的時候,你會以為那愛是假的,所以它才會結束。說不定曾經有那麼一絲真實的部分,可是你們沒有能力守住,把握那些許的真實。愛曾經存在,但你讓它從指縫中溜走,你沒有愛的能力;你需要愛,但你沒有能力去愛。
  • 每一段愛,在開始的時候都帶有一束光芒,但相愛的兩個人卻以他們自身的黑暗,將光芒撲滅。光並不假,假的是他們,那道光曾經真實存在過。
  • 不必煩惱別人的愛是不是真實的。當愛在的時候,享受就對了,就算那是個夢,能作作夢也不錯。讓自己的警覺、意識加深,漸漸地你就會脫離睡眠狀態。
  • 在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不會去想像相反的狀況。
  • 只有幼稚的人才會認為他們深諳對方,你連自己都不認識了,又怎麼認為自己了解你所愛的人?
第三部  自由
  • 只有當沒有人成為你的奴隸時,你才可能成為主人
第四部  單獨
  • 無論你想不想單獨,你都是單獨的。單獨是你的本質,你可以試圖忘記這件事,藉著結交朋友、找情人或混在人群之中。但是,那些都只是外表上的動作,而其實,你內在的單獨依然深不可及。
  • 情侶們對彼此說「我愛你」,可是他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想被愛。愛人不是重點,被愛才是真的。
  • 唯有一個不需要被需求的人,才有能力去愛。
  • 在你成就了自己之後,愛才會發生。帶著自我永遠不可能有愛,自我只想被愛。
  • 在自己的單獨當中,他感到絕對的快樂。如果有人經過他的身邊,很好;如果有人離開了,也很好。他從沒有等候誰,也從不會回頭看;在他的單獨之中,他就是一切。
  • 你的悲傷當然是會更真實,因為那是你的,那是真實的;你的快樂很淺薄,那不是你的,因為你的快樂倚賴著某個人或某件事。與其游走在一個接一個膚淺的快樂之間,不如將悲傷當成靜心的一個工具,觀照它。





2020-09-12

【書摘】是真的,這世界是真的很煩,但我不管,我就是要很可愛!!

 

書名: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作者:萬特特等著

出版社:遠足文化事業

出版年:2020年1月初版



打完筆記後,看到書頁寫的日期,才想起來這本書是在今年上飛機前,胡亂在機場抓到的書。

這大概是我第二次買到大陸作家寫的勵志文集吧。調性是很像,語氣總是犀利潑辣,總是有句子可以頻頻畫線筆記,但內文就是散散的,老是說「我這個朋友...」「我那個朋友...」,難怪這本書要有27名作家,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個朋友可以一直寫的啊...

但是,但願我能早早就發現這些道理了。從小就不覺得自己漂亮可愛(就算唸的都是美女學校),也不覺得自己明媚動人,大學畢業後也沒有拿著青春對酒當歌。來美國唸書更是孜孜矻矻,在工作、在生活上努力像鴨子浮水一樣,默默奮力前進。等到最近放手一搏,才知道原來(雖然很辛苦)我也可以在工作上做出個樣子。

不曉得早些年我會不會看這種類型的書,但現在看應該也不會太晚。我不想失去我自己,我還想要獲得更多。我不想要變老,但我願意成熟;我不想要失去自己,但我努力變更好。

21年前來美國遊學時,曾經被小鮮肉弟弟說我很「Funny」,那時我想要的是「Charming」。但現在,我平靜對待funny, sexy, interesting, cute, attractive, angry, intimidating, and so on...這都只是其中我的一個面向。

是真的,這世界是真的很煩,但我不管,我就是要很可愛!

==========

  • 永遠不要蓬頭垢面的面對這個世界,除了這輩子,又沒有別時間美給自己看。
  • 世間就好的愛,都是先學會愛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沒有人能完全負擔你的生活,你能把自己過好,就是對別人最好的愛。
  • 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善終。你能做的,只是頭也不回地帥氣離場,即使背對他的你淚流滿面,心痛心碎,也要堅強地走回你的世界,給這段感情一個好看一點的句號。
  • 哪裡有什麼完美ending?最幸運的不過是在命運翻轉之際,不致倉皇失措,束手就擒,而是有本事、有資格說一句:我就是自己的依靠。
  • 不愛你的人,比你想像中更不愛你。
  • 你可以長得不夠漂亮,但一定要走在前往漂亮的路上。
  • 外在彰顯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性格教養、審美品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同樣反映出,這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和對理想生活的野心。
  • 保持著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好奇和敏感,有純潔溫柔的靈魂,又有世俗的趣味,才能捕捉到那些粗糙的心看不到的風景。
  • 生活夠無趣了,你千萬不要在無趣中老去。
  • 今天一定要過好,因為明天會更老。
  • 我好看,不是為了給誰看,只是因為我喜歡。
  • 沒有經過命運搏殺的溫柔只是天真,真正的溫柔是一種處世能力和生活情趣,閃爍著純真而堅韌的光,並且永不磨滅。
  • 對一個人最好的愛,就是讓對方看到,你有陪伴他或者帶她去看世界的能力。如果不為了彼此變成更好的人,那麼就會變成被落下的那個人。
  • 其實讓大多數人感到累和疲憊的,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他們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 或許,美好的東西能抵抗生活中的沮喪和困頓,一個人專注於審美、講究生活趣味的過程,就是悅納自己、滋養身心、重獲希望的過程。
  • 有趣就是在最普通尋常的日子裡熬出甜味、活出雅致、過得清歡。有趣才是一個人的最高才華。
  • 一個人用的東西,要買好一點的,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奢侈一點。
  • 所有的標籤都是外界貼給你的,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
  • 忠於自己、不干涉別人、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能堅強獨立,就已經是好女孩的存在基礎了。
  • 每當她想起那時候,就感到特別狼狽和尷尬,像自導自演一場獨角戲,那個角色就是一個潑婦,不斷去麻煩早已離場的人。
  • 沒了愛情,又何必再失去自尊。
  • 他不愛你的心,是硬的,是堅不可摧的,你的優點、你的眼淚都毫無意義。
  • 真正愛你的人,會讓你住進他的日常,保護你得天真。
  • 用愛去灌溉,用聰明去經營,偶爾用你的一點傻氣,去讓你們的關係更加融洽,這才是聰明的方法。
  • 任何一個獨立的成年人,都沒有理由把自己託付給另一個人,你的人生必須永遠是你的。
  • 愛是一種奢侈品,只有把自己活成奢侈品的女人,才配得上它。
  • 你的才華不會因為你變漂亮了而退色,你的精力也不會因為你愛美而被削弱。
  • 既然我要終其一生生活在愛裡,那我的美麗就是我的基礎,我的克制就是我的品質。
  • 當你做到又瘦又好看,錢包裡裝著自己賺來的錢,當你克服從前所不能克服的,你的人生才開始真正地美好起來。
  • 一個人的身材,反映她的修養和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減肥和保持體重,其實就是學習克制和自律的過程。
  • 人最好看、最可愛的樣子,就是在為自己而努力的樣子。
  • 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 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下子就老了。
  • 每一種生活都有它自己的美麗與哀愁,也都有你必定要親自承擔的東西。
  • 只有你不斷強大,世界才能柔軟。只有你可愛,這世界才能變的可愛。





2020-08-24

【書摘】和好 ‧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 與自己的不安做朋友

書名:和好 ‧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 Reconciliation- Healing the Inner Child

作者: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譯者:汪橋

出版社:自由之丘文創事業/遠足文化事業

出版年:2019年6月二版八刷


做為一個愛好了解心理諮商,又開始學習佛法的念書人,這本書顯得很淺顯易懂,又很奇妙地將心理學和佛學結合起來。原本好像很玄的道理,用很簡單的說法闡釋出來。難怪佛法就像是哲學一樣,可以一直從頭開始學,但是年紀經歷還有反覆不同的學法,可以讓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認知。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其實去年開始上「菩提道次第廣論」,想說反正我本來就是個不認真的佛教徒,趁這個人生瓶頸時刻來學一下人生道理也不為過。上了課總是強調要有「正知正念」,講起來是沒錯,但到底怎麼做卻很沒頭緒。看這本書時,才打開就懂了,「正念」就是對自己保持覺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走路的時候就知道我們是在走路,就好好走;呼吸時就關注在自己的呼吸,一吸一吐,不正是「冥想」最重要的事嗎?

內在小孩也是很早就知道的心理論述,但經過一些人生的歷練後,我也慢慢可以去察覺為什麼我會有這些無法控制的情緒,一戳就破的生氣,是因為我從來沒有好好去照顧好我自己的內在小孩,沒有「愛自己」去給自己的內在小孩更多調整、安撫和鼓勵。

雖然看了有感,但這些練習都還需要花上時間。人生很長,現在花點時間把自己照顧好才是值得的事。

==========

願我學習以理解與愛的眼睛看待自己 
願我從憤怒、傷痛、恐懼與焦慮中解脫
願我能夠辨識與接觸內在喜悅與幸福的種子
願我能夠活得清新、安穩與自在
  • 無法察覺即是無明
  • 要培養正念的能量,我們需要對自己進行的所有活動保持覺察,真正地存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無論是喝茶或開車,都保持正念。當我們行走時,覺察自己在行走;當我們呼吸時,覺察自己在呼吸。
  • 憤怒不是敵人。正念和憤怒都是我們自己。
  • 只要覺察自己的呼吸,都能培養正念的能量,在我們之內的正念種子就會更強壯。在正念的種子之內,有「定」的種子,有了這兩種能量,我們就能從痛苦中得到解脫。
  • 正念的第一個功能是覺知而不對抗。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停下來,然後覺察內在小孩的存在。一旦覺察到自己的內在小孩,正念的第二個功能就是擁抱他。我們不再和自己的情緒對抗,而是好好照顧自己。覺知和擁抱內在小孩後,正念的第三個功能是舒緩和減輕難熬的情緒。
  • 我們的思想是我們的語言和行為的基礎,我們傳遞思想、語言以及行為—總的來說就是我們的「業」。
  • 我所做的(業)是我唯一所有。我無法逃離我的行為(業)的後果。我的行為(業)是我立足之地。
  • 每個人多少都會有身體或者心理的疾病,最佳的療癒方法是由停止一切開始,然後全然地活在當下。
  • 事實是,傷害我們的那個人也遭受很多痛苦,而且不懂得處理自己的強烈情緒。覺知地呼氣吸氣,生起正念的能量,我們因而能夠得到智慧處理自己的痛苦、得到慈悲處理其他人的痛苦。
  • 以正念步行,我們的步伐不再是為了達到目的地的工具。每一步就是一個目的。方法與目的沒有分別。沒有道路通往幸福,幸福就是道。沒有道路通往開悟,開悟就是道。

  • 我們迴避內在小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害怕痛苦。這是由於在藏識和意識之間,存在著心識的一個部分,稱為末那識(manas),引導著我們追求快樂、逃避痛苦。
  • 末那識有多個傾向。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離痛苦;第三,它忽視追求愉悅的危險;第四,它會忽視痛苦的好處;第五,忽視中道;第六,總是嘗試佔住、擁有以及把持所有它注意到並想得到的東西。
  • 痛苦有它的存在價值。每個人都需要藉著一些痛苦的磨練,得以成長、理解,同時培養仁慈、快樂及幸福。痛苦時常以強烈的情緒表達自己,迫使我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以及行動。如果我們辨認出是什麼餵養著自己的痛苦,就可以切斷這種養分的源頭。
  • 我們應該做的是與內在小孩對話。我們邀請他熟習當下這一刻的生命。安住在當下是修習,是訓練。

  • 我們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覺醒,但其他人未必能夠做到,因為它不知道如何辨認與處理痛苦,不知道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他受苦,令自己與身邊的人受苦。當我們看到他內在的痛苦與他的處境,慈悲在我們之內生起。當慈悲生起,憤怒就轉化了。我們的行為不再以懲罰為目的,因為我們不再憤怒。
  • 有四個元素構成真愛,也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2020-04-11

【書摘】徬徨、迷惘的世代,我們更需要「老莊」指引方向


姐姐兩年前看完留下給我的雜誌,在今時今刻,不但看了內心有所感應,發現在全球疫情失控,人人自危的環境下,倒是也很像老莊所處的亂世,只能「自事其心」。如何能像陶淵明一樣(怎麼還可以同時扯上陶淵明?),有「心遠地自偏」的本領,只能多多觀照自身吧。

我原本看完後想要在網路上找到全篇文章轉貼,結果因為是付費雜誌的情況下,真的有點難找,只好乖乖把有意思的想法打出來記錄。

==========

老莊教你的19堂修練課
經理人月刊.2018年9月號

徬徨、迷惘的世代,我們更需要「老莊」指引方向

台大中文系專任副教授蔡璧名表示,雖然這個時代擁有前所未有的便利與快捷,但是人常在向外「追求」的時候忘記根本,「這樣的時代我們真的需要一種學問,來提醒自己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把照顧自己的內心,
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老子與莊子皆為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當時戰火頻仍,人們生活非常不安定,三餐溫飽都可能是問題,甚至連生命都有可能失去。那時候的不確定性,是所有的「有」都會消失,所有的「常」都在變化。身為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與哲學家,莊子把對外在世界的憂患意識轉向內在,尋求內心的平靜。

當時大家為了生存,不是忙於侍奉君王,就是照顧親人。然而,莊子提供第三條路:「自事其心」,把關照自己的心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不管世代多亂,你還是能「乘御」它,而不是被時代輾壓。

老子最重要的內涵是「道法自然」,他希望大家都能回歸自我,不要用社會的標準或認同來規範自己,才能活出生命的內涵、走出自己想走的人生道路。

老子強調的「無為」,指的是無心、自然的為,「你的心沒有執著,就不會有成見或偏見,」你用自己的標準看待別人,就會產生對立,「別人只是跟我們不同,不代表他們不對,」放下自己的標準與成見,才可以成全共好。

莊子更是積極,他曾說過:「治國去之,亂國就之。」一個國家如果治理得很好,你就可以離開了;一個快要倒的國家,才需要你去幫它。莊子的方式不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是教人強化自我。把向外追尋、徬徨的眼光,轉向自己的內心,「他的虛靜(沒有負面情緒、多餘的雜念)不是與世隔絕,是在烽火連天裡,追尋內心的虛靜。」

老子與莊子的共通點,就是希望人們不要過於追求名利,要回過頭來思考,生命最核心的價值。蔡璧名指出,老子是「退而保全」,莊子則是「跳脫依賴,得到自由」。老子的概念是放下自己、成全共好,用退讓保全生命;而莊子,他不需要靠外界的肯定來證明自己,就能得到快樂。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用自己的好惡標準作為美醜的標準,只要與自己不同,就說他人不善不美。當眾人將對方的不同,簡略為「不善不美」,彼此就會走向對立、產生紛爭,時時刻刻都在指責他人,人也很難活出自己的生命。

淡江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王邦雄點破老莊的中心思想是「回歸自然、走出自己想走的道路,而非在意他人或外在的評價與束縛。」選擇自己所愛,便是老莊的中心思想。「莊子最常講『無用之用』,『無用』才是大用。」「無用」不是指什麼都不做,而是「無世俗的用」,拒絕世俗給的標準,這些對莊子都是身外物、都是牢籠,莊子要幫助我們從這個世間上解套、鬆綁。

對老莊而言,人不應該虛度光陰去追求那些無用之物,「我的生命是真的,社會聲望、功利、慾望那些都是變動中的虛假,太多人卻用真的換取假的。」

老莊講究人必須追求「自然的美好」,那些上天給你的才與氣,才是你應該要專注追尋的事情,「活出自己,在自在自得中,把最真實的自己,還給自己。」

蔡璧名表示,當她發現完全一樣的遭遇,她可以從難過變成開心,其實都是想法的轉變,「當你能用不同的心情面對、愛惜自己的心,就好像你的心身有一層防護罩,本來那件事情可以直接從你心上輾壓而過,現在好像在外邊揮空拳、打不進來。」

莊子的工夫,將注意力向內觀照自身、精神凝聚於內(神凝),不讓負面情緒攪擾自己(心如死灰)。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件事縈繞心頭而情緒低落。莊子說:「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當風吹過樹洞,會發出各種聲響;但只要風一停止,所有竅穴就會馬上回復原本的虛空寂靜。可是人卻往往因為一句話,一句三秒鐘的話,懊惱了三小時、三年、甚至三十年。風吹起、風吹過、風已經停了,為何我們被吹亂的念頭還不停?

莊子希望人們能「用心若鏡」,讓心像一面鏡子,當對方在我們面前,如實映照出他的樣子;當他走了,船過水無痕,讓鏡子裡的影像也跟著他離開。然後「不以好惡內傷其身」,不管你再愛、再討厭某人,都不該為他擾亂自己的心靈、傷害自己的身體。

不過,人生難捻會遇到無法操之在己的不如意事,這時該怎麼辦?莊子進一步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就把它當成命定般的自然吧!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莊子.大宗師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德經第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