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新聞】東灣出產感動人心 ‧ 決勝巔峰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

正因為東灣新聞太多
太戲劇化
所以東灣出產的電影故事也很多
不是那種打怪一定要打到金門大橋上的地標電影
而是很本土的(我應該要講"草根".講"本土"就變俗了..)

魔球Moneyball
奧斯卡的一天Fruitvale Station (這是什麼爛片名?)
決勝巔峰 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 (又譯作"攻無不克")
都是東灣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電影


趕到現場時,教練已經做完最後一個專訪
8月中我臨時看到東灣有一場電影首映活動
採訪電影首映的好處是..
通常記者也可以看一下電影長什麼樣
基於好奇
我千里迢迢飆去丹維爾Danville
希望可以挖到一些花絮

當時現場滿滿都是進場觀眾
好不容易找到電影公司公關
她卻說電影主角靈魂人物橄欖球教練勞杜瑟(Bob Ladouceur)
已經結束訪問了


如果沒辦法採訪教練,那至少也得側拍一下
我看到他還在電影看板前和大家照相
不死心等到電影公司公關離開.群眾照完相
硬是向前向他自我介紹+採訪
嗯..我想這又是華人媒體唯一獨家
(因為其他首映會都是採訪演員)

「決勝巔峰」這部電影非常細膩
跟其他運動電影走的"激勵風"很不同
試想像:
在比賽前一天.所有男性高中運動員聚在一起
分享"心事"...
哇..這一點也不像血氣方剛.強調"很man"的高中男生會做的事
通常美式足球員出場都是要"勇猛"
教練已經帶著驚人戰蹟退休囉!
但是德拉薩高中的球員出場是"手牽手"
一般人可能認為他們"很娘"
但是如果沒有讓球員達成真正一家人的心態
如果這些都是真實故事
那電影真正闡述了教練勞杜德如何帶人帶心

當然
在多元族裔融合的東灣
不免又發生悲劇命案
像是劇中保送俄勒崗州大學的球員凱力(Terrance Kelly)
報到前夕在列治文坐在車子裡被人意外槍殺
就是典型東灣黑人社區幫派惡鬥誤殺事件
當我看到此
呼應常聽聞的兇殺事件
感觸比看一般電影還要深刻


有沒有看過足球隊員手牽手的..
電影裡面飾演教練的男主角卡維佐(Jim Caviezel)
真是超級帥氣
戴著黑墨鏡.身材又好.完全看起來不像會發生心臟病的熟男
接受採訪的真人教練勞杜瑟
也是一個相當和氣的人
完全看不出有教練生涯399場獲勝、九成三勝率的驚人記錄

網路上查了查
還是沒有看見台灣的上映日期
雖然這部是美式足球電影
但是是另一種可以媲美甲子園高中生球員的熱血電影啊!


==========
原文請看此



由東灣康柯德天主教德拉薩高中橄欖球校隊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決勝巔峰」(暫譯,When the Game Stands Tall),8月17日在丹維爾世紀電影院進行慈善首映會。電影院七間影廳同時放映電影,總計1100個座位座無虛席,售票收入將捐贈學校凱力慈善紀念基金(Terrance Kelly ’04 Endowed Memorial Fund)。

電影中靈魂人物橄欖球教練勞杜瑟(Bob Ladouceur)已經看過「決勝巔峰」,認為電影能夠真實反映故事,以及球員們的精神。他說,「決勝巔峰」不只是橄欖球賽,更多的是青少年在個人、家庭、同儕間的問題下,如何展現愛與勇氣。

被問到高中橄欖球在數十年間是否有重大變化,勞杜瑟表示,雖然每年球員都不同,「但孩子就是孩子」,每個球隊都有各自獨特的精神、所面臨的問題,但球員、運動的本質仍然不變。許多人以為橄欖球員是學校的風雲明星,讓其他學生覺得高不可攀。勞杜瑟不認為球員和其他學生不同,他笑說,看了電影就會了解,球員也和一般學生一樣,面臨各種青少年問題。

德拉薩高中(De La Salle High School)橄欖球校隊在教練勞杜瑟帶領下,1992年至200412年間連勝151場,創下美國各類球賽連勝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電影「決勝巔峰」有別於其他橄欖球運動電影,講述球隊逆轉勝的故事。電影由勞杜瑟傳記改編,一開場即是德拉薩高中球隊2004年第151場勝利球賽,在球員志得意滿、教練心臟病發、畢業球員凱力(Terrance Kelly)保送俄勒崗州大學前夕在列治文被槍殺等種種情況下,球隊潰不成軍。勞杜瑟帶領球員走過困境,讓球員了解團隊、兄弟情誼的重要性,並重新在州際比賽奪冠。

勞杜瑟1954年出生,聖荷西州大求學時,擔任校隊防守後衛。1979年勞杜瑟開始擔任高中橄欖球校隊教練,直到201314日退休,創下教練生涯399場獲勝、九成三勝率記錄,並在去年入選聖荷西州大名人堂。

電影由「卡特教頭」導演卡特(Thomas Carter)執導,「耶穌受難記」主角卡維佐(Jim Caviezel)、「饑餓遊戲」路威(Alexander Ludwig)、蘿拉鄧(Laura Dern)等人主演。電影兩周前已於洛杉磯首映,全美將於周五(22日)上映。

聖荷西州大亦將在197時,於市中心Camera 12電影院舉行電影首映活動,並邀請勞杜瑟在開映前演講。


2014-12-11

【新聞】魏德聖一步一腳印 ‧ 帶KANO到灣區放映

魏德聖到柏克萊加大進行KANO放映和座談。
在東灣跑新聞常常變成獨家,因為其他華人媒體不喜歡到東灣,很多時候變成一個人專訪「大師」。對我來說,每一次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10月19日魏德聖帶著熱血棒球電影KANO,到灣區進行兩場放映。下午先在柏克萊加大放映和進行座談,再趕場到聖荷西。在柏克萊除了主辦單位外,就我一個人在短時間內趕緊搶問,不過人稱魏導(每個人都叫得好親切、好熟悉的樣子哩~)的他,在落落長三小時電影後,還是非常有誠意地和在場觀眾對談一小時,讓我覺得人在異鄉有時也不是件壞事..哈哈。

KANO講的是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打進日本夏季甲子園大賽的故事,這對從小就是安達充迷的我來說,居然有台灣的球隊到甲子園比賽,簡直熱血到不行!

魏德聖認為,「KANO」和「賽德克巴萊」都是族群問題,一個變成種族仇殺、一個卻創造了台灣光榮。這些都是日據時期下的台灣史,希望藉電影提出一個問題:「台灣很小.面對族群問題該怎麼辦?」他的解答是:只有「合作,才能長智慧,也才能創造新契機」。

KANO開拍之前,一般人只知道是棒球故事,但上映後吵成一片,說片中人都講日文、根本是一部日本片。魏德聖說,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看歷史不公平,應該站在體諒的立場,去看時代下的人,「要拿掉既有的知識,才會有憐憫」。他的工作,是創造一個符合當時氛圍的環境,演員不同的對話中夾雜日語、漢語、客家話,自是自然沒有違和。

魏德聖和觀眾進行座談。
因為在美國的發行沒有談成,在美國一些關心台灣文化的組織籌畫下,10月起在美國10座城市進行巡迴放映活動。魏德聖笑說,在美國做巡迴放映,看到很多僑胞全家一起來看電影,觀眾的反應也比較強烈,讓他覺得像是來「取暖」的。

他說,儘管電影即將發行DVD,但是他還是希望更多人在電影院觀賞(與我同感,電影的"魔鏡理論"?)。拍電影就是希望能夠創造觀影者集體呼吸、拍攝中設計的「點」可以獲得觀眾集體感動與反應,電影人才有成就感。

電影雖然很長,但是柏克萊大學惠勒樓(Wheeler Hall)禮堂700人的座位坐得相當滿,所有觀眾一起跟著電影情節情緒起伏,一起笑出聲、一起嘆息。我想這就是魏導的成就感。電影放映完後,現場響起一片掌聲,有將近一半的觀眾留下來進行Q&A。觀眾的問題有深有淺,也有問得莫名其妙的,但是魏導仍盡量一一回答。看他回答得誠懇,不見一絲大頭症狀。我坐在第一排拍照,感覺他像是電影傳教士,以前大學時代學拍片的熱情,在他身上散發著。

不過魏德聖也坦白表示,電影人不好做,心臟要很強。拍了「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和「KANO」三部片,「海角」賺了一億,投進「賽德克巴萊」製作結果打平,目前KANO則是虧了一億。

電影人好像傳教士一樣。
魏德聖一遍遍向觀眾說明KANO意涵。
魏德聖現在偃然成為台灣電影先鋒,他謙虛表示,自己並沒有能力帶動台灣電影工業。他說,小眾=有想法,主流=盲從,他一直把自己當小眾,再做成大眾會喜歡的東西,而不把自己定位在「主流」。魏德聖也說,把自己當小眾,反而越能講出自己的想法,也因為小眾,才更有彈性,越能了解如何與他人合作。

問他來美國做巡迴放映的想法,他認為,如果學生留學,只有在專業上努力,沒有擴張視野、增加感受,又何必來美國?他也指出,「了解過去」很重要,台灣人民不要一心想要「拼經濟」、「拼選舉」,應該要思考如何拼心裡的滿足感、幸福感。魏德聖說,台灣歷史發展至今,已經是一個大人了,「長大了就應該要有能力站起來」。

魏德聖說,這幾年看歷史書、寫劇本,自認所學到的還不夠能力去批判,但目前可見,歷史一直在重複發生,台灣人民、領導者卻仍然沒有長智慧。希望以電影,用從前的歷史,提供觀眾思考現代的問題。

雖然KANO入圍第51屆金馬獎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導演 、最佳新演員、最佳造型設計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6個獎項,不過一個獎都沒有得,讓導演自嘆「運氣不好」。不過在我看來,又要走商業片賺錢取向,又想要拿到藝術評審大獎,這兩件事是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導演還是把錢賺回來,才有機會再拍下一部戲比較實在啦..

==========

魏德聖(二排中)和熱情觀眾合影。
暨「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兩片風光大賣後,魏德聖19日下午帶著第三部作品「KANO」,在柏克萊、聖荷西舉辦兩場電影放映與座談會,吸引灣區華裔民眾參加。許多觀眾都表示KANO劇情相當令人感動,魏德聖也對觀眾發問詳細回答,讓與會者更了解電影幕後故事和台灣電影發展現況。

片名KANO是「嘉農」的日本讀音,為嘉義農林(今國立嘉義大學)棒球隊簡稱。本片講述1931年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下,由日本人、漢人和原住民學生組成的嘉農棒球隊,打破過去12年由北部地區球隊獲得全島高中棒球冠軍傳統,代表台灣赴日本參加第17回夏季甲子園大會,得到亞軍、博得「英雄戰場,天下嘉農」美稱的故事。

KANO擔任監製的魏德聖表示,本片靈感是為「賽德克巴萊」劇本找資料時得來的,當時覺得是「挖到寶」了,應該把這段勵志的故事拍出來給大家看。因此自己擔任編劇及監製,由演員馬志翔擔任導演,日本演員永瀨正敏、大澤隆夫和許多素人演員參與。為因應時代背景,片中大部分均為日語,並參雜台語、客語和原住民語。

魏德聖表示,台灣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1931年嘉農前進甲子園,兩件事都是族群問題,但在上對下不同的管理心態下,一個發生大仇殺、另一個卻創造台灣光榮。台灣很小,卻有很多族群,拍這些電影是希望用從前的歷史,引發觀眾思考現代的問題、增長智慧,了解學習包容、合作,才能創造新未來。

魏德聖指出,電影在台灣上映後,引發許多爭議,認為片中都是日文,有崇日嫌疑。他強調,社會背景下,日文確為各族民眾溝通語言,球隊中也沒有種族爭議,電影工作者創造一個符合故事氛圍的環境,讓演員在其中自然表現。如果觀眾站在現代人的角度看歷史太不公平,應該拿掉既有的認知,站在體諒的立場去看時代下的人,才會有憐憫、也才有更多體會。

因為希望僑胞可以有機會在電影院中感受電影的魔力,魏德聖和美國台裔媒體、學生組織合作進行全美十座城市的電影播放活動。他說,來到美國播放電影有一種「取暖」的感覺,美國的觀眾對電影的反應比較強烈,許多僑胞更是闔家大小一起來看電影,令人相當感動。導演馬志翔11月參加多倫多影展後,會繼續在美國的巡迴放映活動。

在「海角七號」大賣後,魏德聖儼然成為台灣電影創作者的領袖。他說,自己並沒有能力當領袖,他一直把自己當作小眾,前提是做自己有熱情的主題,再把創作做成大眾會喜歡的商品,不是因應主流市場而創作。

魏德聖目前已經在籌備下一部作品,他透露新電影將回到台灣的「嬰兒期」,講400年前的台灣在東西方文化衝擊下,漢人、平埔族、荷蘭人三種種族的故事。

2014-12-09

【扒食小記】濃濃起司化不開‧Homeroom

今年四月某天在Oakland做完採訪後
已是下午將近兩點
肚子正餓
想在附近隨便找點東西吃吃
用Yelp查到在Oakland Temescal地區的Homeroom
賣的正是可以填飽肚子
美國人最愛的肥胖食物Mac &  Cheese 起司通心粉
這是第一次在Homeroom吃到的起司通心粉

上個周末
剛好到Oakland捐贈舊物
想到Mac & Cheese剛好可以當做Brunch來吃
所以再度造訪Homeroom
到餐廳的時候
已經是周六下午兩點多
沒想到餐廳內外還是坐滿了人
外頭等候的還有好幾組人馬
餐廳內外坐滿了人.還有等候的顧客不停張望

大概等了20分鐘
終於就座點菜啦
很可愛的手繪風菜單

Macaroni And Cheese好像是美國小朋友最常吃的一道菜
很多餐廳的兒童菜單上都看得到
所以餐廳內也走現代懷舊風
木頭桌椅、黑板、紙飛機
不過不用擔心
這還是大人餐廳
賣了很多白酒、紅酒、啤酒
還把啤酒和Cider混在一起賣
木頭桌椅、黑板,呼應美國小朋友最常吃的Mac & Cheese

我第一次來的時候
點的是Smokey Bacon Mac
有培根就不可以錯過的Smokey Bacon Mac

這次點的是Breakfast Mac
除了焗烤通心粉上灑了一層bread crumbs外
還有一顆"炸蛋"(deep fried egg)
其實Breakfast Mac還是有培根..哈哈

很多人不喜歡Mac & Cheese這味
就是覺得起司濃到太噁心
Homeroom既然是專賣Mac & Cheese
當然通心粉還是彈牙有嚼勁
起司還是要香濃
不過加上麵包屑後
就不會覺得起司太膩
不過這麼濃厚的餐點
很多人吃了一半就飽了..只好打包帶走

不過今天把Leftover放進烤箱加熱吃掉時
發現還是一樣美味
不會有肥油.油臭味出現哩!!

我覺得這家餐廳很適合周末
已經吃膩一般Brunch的人唷!!
Homeroom有出食譜、T-Shirt & 馬克杯

黑板畫得好漂漂

店裡面擠滿人.大家都吃Mac & Cheese

高高的吧台桌上幫你畫好位子了.不要超線唷~

好漂亮的吊燈..我也想帶一串回家

店名:Homeroom
價錢:$$
口味:●●●●
地址:4OO 4Oth street, oakland, ca 946O9
營業時間:Sunday to Saturday 11am-10pm
               Monday Closed